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我在~北京(一)

《One Night in 北京!》這是歌手陳昇的歌,非常有名也很好聽。「我哪也邸北京」。還沒有到過北京之前,總以為,中國大陸的人民,每個人應該都到過北京城,經過幾年的交流發現,他們很多人這一生中也可能一輩子都沒到過;還好這幾年,因為高鐵的帶動,有可能比較有機會了。「北京」這個名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個是天子之都,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王公貴族住的地方,有句俚語:「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雖然聽起來好笑也有點難以想像,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2013年八月中,跟團來一趟北京之旅,為了搭乘從桃園機場的早班飛機,前一晚得先搭夜間客運,從高雄出發北上經轉中壢休息站,來到桃園國際機場航廈。真是折騰。這種深夜搭車的經驗,雖然讀書的時候常常經歷,但就是不好睡,就是折騰。到了機場大廳劃位後,進了候機室休息一下,到處看看走走,免稅商店有沒有甚麼新鮮玩意兒。等待起飛的時間,可以划划手機、照照相。準備登機囉。

下午一點多降落北京首都機場,從空中俯瞰北京市,真是壯觀。又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城市,建城三千多年,歷史上的朝代在此建都的也好幾個,當然最有名的莫過於「元、明、清」,民國初年時期的北洋政府也在此,當然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整個北京城的規劃和城區發展一直再擴大,常聽說的甚麼「內三環、外三環」,來到這裡就知道。我們的接待的人員已經在入境大廳等候,拿了行李後上車,便驅車往市中心方向,中途先到了「北京798藝術區」讓我們自由參觀一下,這裡原本是一個北京國營工業的老廠區,有點像我們的華山和松菸文創園區。園區是真的蠻大的,要逛可能逛不完,像我們這樣的遊客很多,年輕人也很多,中國大陸就是人多。逛幾個景點,就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看看人來人往,也是一種享受,摸不清東西南北,到時候只能順著走過來的那條路再往回走;先查看一下指引導覽圖,這是我的習慣,然後看看有甚麼特色的地方,所以就看到了台灣之光~燒仙草,不過我是沒有買的啦,因為常常來大陸的都知道,這裡怎麼可能有道地的台灣的小吃,或許有,但會常常踩到地雷,所以謹慎為上。


 
既然來到文創園區,當然就要看一看人家的文創在搞甚麼,我想大概是因為商業化的緣故,要找到老北京可能有點困難,多半是ㄧ些文化創意的商品,吃的也是,都走在流行的上面,這些應該比較受年輕人喜愛吧,不過,文創商品要慢慢看慢慢地了解,才會知道創作者他要表達的含意是甚麼,然後藉由商品的材料、特色展現出他的意象。時候也不早了,該要上車往市中心繼續前進,晚上因為接待單位有晚宴,所以也不能遲到。遊覽車進入市中心,一樣是遇到塞車的,比較特別的是還有電車跟在我們旁邊,下班時間車滿為患,難怪剛才導遊跟開車的師傅(司機大哥)在吵架(北方人說話比較大聲那種),她叫他走這一條街道,他偏不要走,繞著繞著我們就來到了北京車站,古色古香,真有點民國初年的味道,這個建築我喜歡,看看時間應該是還好,原來剛才導遊要師傅走這邊是要跟我們介紹一下這裡。北京車站據說是全亞洲負荷量最大的車站,全國的鐵路匯集到這裡,重要的交通中心,感覺還不錯。

對於北京的第一個印象,比較屬於心理層面的,畢竟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帝王之都,只要是在這裡改朝換代的,那就是皇帝的象徵。我對於北京總是抱持著一種遙望,和對於歷史的價值探索,這些是我比較好奇的,例如紫禁城、八國聯軍、英法聯軍、頤和園、圓明園、長城、盧溝橋等等這些歷史上所流傳的故事,至於現代化建設的北京城,已經覆蓋了許多政治上的語言,例如中南海、六四天安門、鳥巢、央視,可能就不太像是後來我所想像的北京城;不過一個城市令人著迷的地方,不也就是因為新舊夾雜下所出現的文化底蘊,我很高興這次來到北京城,雖是接待行程,但我也看到了不同的北京」。

交通建設一直是評量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我可以看到大都會的交通可以混亂到這樣的程
度,但也佩服中國人亂中有序的智商和態度;從城市的中心點向外放射的交通網路,一圈又一圈的圍繞城市的核心,地上建物和地下鐵道的交錯與管理,看得出這一代中國人的智慧和用心,融合科技與工程技術的完美結合,讓城市每日的交通繁榮而不失去控制。一個有地鐵的城市是進步的,相對的人民的生活品質也反映在社會的素質上,有些文化所展現的高度,是一代代北京人所要表現的泱泱風範,我們從南方來,不太懂北方,但是吸收同樣的中華文化內涵,我大概知道北京人所要表達的。隨處可見的古代建築,「城樓高牆護城河,飛簷紅柱綠高樹」;北京的故事是現在進行式,訴說著中國人所度過的苦難與站起來的雄風,這樣明顯的對比,是民族與國族展現出大國的氣度,包容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待續>我在~北京(二)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火車. 好樣兒的

2008年年中來到南京之後,也跨入了09年,這期間雖然有一兩次返台,在南京也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熟悉這裡的生活步調和方式;在南京市區的區間內移動,除了走路,也搞了一台腳踏車,其餘大多都是搭乘地鐵,沿著秦淮河旁的建邺路,從朝天宮西街走到張府園地鐵站也有一段距離,有時候也會搭乘公交車或計程車,來往於每個需要前往的地點,其實是很方便的,價格也都非常合理便宜。南京市區地鐵先搞清楚德基廣場和新街口的相關位置應該就能知道東西南北,但如果要下地下街,就要多去幾遍,不然會迷路。住在朝天宮西街這幾個月,也認識一些附近商家的老闆和老闆娘,房東和房東太太知道我是台灣來的,所以也特別禮遇,派出所員警大概每個月會固定來訪一次,問我有沒有甚麼問題(別鬧了,我能有甚麼問題)。由於地鐵也是才剛開通沒多久,所以搭乘地鐵的同胞,不是那麼守秩序,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的公民訓練吧!雖然我已經逐漸習慣他們的插隊方式。


在中國大陸經商要去外地跑業務,難得一次的搭火車經驗,不是高鐵也不是動車,是睡鋪-硬臥。眾所周知,火車在中國大陸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運載量也是全球之冠,你只要看「春運」的電視新聞就知道了,是同時間幾億人口在移動;常常我們都會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移動,尤其是遠距離拜訪廠商或是客戶,如果沒有轎車,那還非得搭火車,現在看來孫中山先生的遠見,鐵路的實業計畫,在現代付諸實現,有了高鐵之後,那更是方便嘞。為了要從南京前往金華市,在出發前就好好針對鐵道運輸的路線研究了一番,並且上網查詢,如何購票,拿台胞證畢竟不是中國的身分證,所以還是要了解一下;規劃上面,當然就選擇了搭乘火車,由於時刻分配的緣故,所以選擇了一次夜間搭乘臥鋪的旅程,大概行車時間是十三到十四個小時,我們預計上午八點會抵達目的地,所以傍晚就進了南京火車站,先採辦一些糧食(米飯滿到便當盒外面的六塊錢便當)、小菜和有酒精的飲料,準備車上享用,很高興南京火車站也有賣雞腿漢堡,而且一個才兩塊錢人民幣,所以夥伴買了一個,當下打開來看真是笑到噴飯(有圖為證),不過真是天才的銷售,讓你好吃又好笑。其實,我們有規勸他說:「不要買,因為我們在大陸踩過很多『地雷』,便宜真的沒好貨」,打開之後真的很讓人驚豔,因為銷售的服務員還烙了一句話說:「買了就不能退了」,我心想這就肯定有鬼了。果不其然。

帶著一路的笑聲,我們走上剪票口進了月台,大陸城市的每個火車站都很大,站台與站台之間距離長,所以搭乘火車務必要提早到達車站進入月台,千萬別跟在台灣搭火車一樣,姍姍來遲,火車可不等人,別上了車還沒位子,或是被搶走了,那只能自認倒楣,會搭這種火車的同胞,不會跟你客氣的。上了車,找到了我們的臥鋪我們的床,三層上下舖一間六個床位,我們的位子在中舖和下鋪。這時,來了一個穿裙子的妹子,東張西望的看了看我們的床位號碼,之後盡顧自己的左腳加上右腳爬上了上鋪,我和夥伴你看我看你真的看傻了眼,算了,準備開喝吧。列車長此時,也一一查票核對身分,當然還有保安走來走去的巡察,夜間火車是不可以任意走動到別的車廂,車廂之間的門也都會上鎖,有人員進出管制。這個時間剛好是用餐時間,走道旁有桌子可以使用,雖然窗外夜色已經漸漸昏暗,但是這個搭火車的經驗真是令人難忘。就這樣我們喝著聊著,時間也到了熄燈的時候,列車長也開始趕人上床睡覺,我們也是酒足飯飽,該睡覺了,在睡夢中等待黎明的到來,當然,你要問那個妹子嗎?他上去上鋪後就沒有再下來過了,甚麼時候下車的我也不知道。別想太多。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安徽.安徽(一)

別忘了自己到過甚麼地方,別問自己為何離開,
別問自己甚麼時候回到原點,往前走,你不一定會回頭,
但,
你一定永遠記得住,出發的那一刻 2003.中秋前 Jason C.

帶著一種念想的催促和秋意的涼爽,南臺灣的高雄和中國南方的香港似乎還感受不到這股秋意;像是趕鴨子般的一大早啟程到小港機場出發過境香港轉機後再飛南京,到了蚌埠已經是接近傍晚時分,這是目前最快的方式了;飛機抵達南京後,大概就有感覺,秋天的氣息,空氣都是涼的,但還不算是寒冷;降落南京機場映入眼簾的就是偌大的五星旗在眼前,現在看到這面旗子,大概已經都適應了,比較沒有甚麼特殊的反感,遠望過去跑到停機坪還看的到一架雙翼機,很難得,第一次進香港機場,第一次到南京,甚麼事物都特別新鮮,後來在2008年住在南京半年的時間,真實感受天氣的變化。南京市六朝古都,再加上國民政府所在地,也是目前南京軍區的所在地,中國人對於南京也有著特別的一份情感和感懷。以後在南京的故事還會在介紹。我們就先離開南京,前往我們的目的地~蚌埠


南京祿口機場距離南京市區還有好幾十公里,高速公路也要開一段時間,進了南京市,一個偌大的城牆(這才是城牆好咩)讓我的眼睛駐足好久;離開南京市,過了長江大橋,往西北方向走,上高速公路,公路上寥寥可數的車輛,沒多久就進入安徽省了;四周的景觀非常開闊,開車的弟弟,還可以不時邊開車邊看地圖,完全不用看路(真是太佩服了);過了滁州市,下休息站休息一下,廁所是沒有門的,味道也不是很好;繼續保持方向前行,過了明光,準備下高速公路,還可以跟收費站的收費員加了熱水(這服務真好),進入眼簾兩旁的磚房,路面崎嶇不平,這裡挖洞,那邊曬農作物,塵土飛楊,農耕車和耕作機具的商家很多,摩托車快速飛馳,喇叭聲不斷,我想這是農村沒錯了,和南京市比較,的確城鄉差距非常大。車子繼續向前走,公路兩旁筆直的路樹,行進的車輛向前看不到路的盡頭,小麵包車擠著五個大人和行李,顛頗的路配合著差勁的避震器,一路三、四個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計算一下時間,從早上起床到這裡,已經花了快十幾個小時。折騰。

路途中,遠望著黃淮平原,這裡是皖北,曾經是徐蚌會戰的戰場,想像著令人膽寒的人海戰術(今天不是來戰場巡禮的,但就是莫名地浮現)。安徽省蚌埠,中國北方典型的農村,這裡的生活方式,如果觀察的沒錯,大概幾百年來的生活都是如此吧!相較之下,台灣的農村,稱不上是農村了,第一次來到這麼鄉下的地方,雖然都還能適應,但真的很驚訝,原來這才是純樸的農村。將在這裡住幾天,過過農村生活。天漸漸昏暗,好像沒甚麼路燈。

農村吃的早,親朋好友陸陸續續都到了,寒暄一番,嗑嗑瓜子,晚餐,燈也亮了,不過也太亮了吧!(其實真的很暗,好像電力不足),老嬸已經做好滿桌的菜了,自己養的豬、養的雞、生的蛋、施的肥種的菜、豆子、穀子、玉米,一頓豐盛的晚餐已經上桌;先吃菜喝酒,白酒一杯杯乾,一輪又一輪,酒過三巡之後還是換上啤酒,最後才上饅頭和白飯,又換了一桌不一樣的菜色,剛剛的菜是下酒的,現在的是吃飯,我的老天鵝啊,哪裡還吃的下飯??走到外面上個廁所,驚!怎麼這麼黑,完全是伸手不見五指,還好,有人叫住我,叫我拿手電筒,原來,外面是沒有路燈的,加上都是泥巴地和樹林,所以也要格外小心,就隨便找個地方施肥囉。經過這一次的經驗,後來的幾天吃飯,我也大概曉得,因為農村都是體力活,大家吃飯的量都很大,不像我們是城市來的人,胃小食量小,而且少量多餐,後來的幾天,我就節制很多。以後到大陸的各個地方,吃飯就學著看會對象了。吃在中國是很大學問的,北方和南方飲食文化不同,辣的鹹的酸的,口味種類差異很大,這部分我還在適應當中。

這個地方是一個典型的農村社會,整個村都同一個姓氏,就大家名字不同,中國的農村很多都是這樣;我四處走走看看,農田和種植的作物,各式各樣都有,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到鎮上採購,也沒有甚麼夜間活動,電視收訊也不好,晚上的燈火微光,看的眼睛都快散光了,就是坐在庭院裡聊天,院子就這麼點大,大家排排坐,能聊啥??也就是好奇台灣的一些事情吧!我倒也對這裏的一些事情感覺新鮮,說話的口音、用詞和用語。過兩天後我們就繼續出發往徐州前行。


剛收割完稻草都還堆放在門口,目前已經是農閒季節,所以利用這段時間走一趟老家,也不會干擾大家的作息和工作;門口的給水手壓泵浦有點歷史了,大家喝水用水、刷牙洗臉、洗菜洗澡都用這口井水,全家人都是。農村生活初體驗,給了我不同的感受,往後的日子還會再度造訪。待續~




2019年6月30日 星期日

繁華上海(一)

2007年七月廿三日晚上十點零五分,飛機抵達上海浦東機場。上海是國際大城市,第一次來上海,浦東一個大機場。聞名遐邇的懸浮列車,雖然這次沒有機會搭乘,但在後來的日子,就常常搭乘進出機場。浦東,位於黃浦江以東,故名浦東,應該是這個意思。

來接機的朋友早已在出境大廳等候,雖然沒有舉著牌子,但我認得出他們。這次來上海算是第一次來到聞名中外的城市,中國一個古老又繁華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應該不用再多加介紹;此行的目的,是為了一個投資開發案,和我的夥伴一同前來,一行人有技術人員,我是擔任企劃,規劃一座廠區的大小事情,能否成功雖尚不得而知,但是來到上海我已經被這個大城市深深吸引。手機的畫素還不是很好,雖然隨手拍照,但是拍了幾張相片之後就會記憶體不足,所以也不敢亂拍,拍好的照片,晚上就要盡快存到我那台二手筆電裡,不然還真的沒辦法。

夜裡抵達飯店,朋友早已經先安排好了住宿,行李先放回房間之後,當然,免不了要先來個迎賓晚宴,時間真的很晚,在飛機上還好有小睡一下,加上第一次來到上海興奮的心情,以及帶著對於投資開發案的期待,當然這頓晚宴是必要的。夏天喝白酒對我來說,是最沒辦法的,通常我會在第三、五個一口杯之後,要求換啤酒,大陸的啤酒比較清淡,沒有台啤麥香的味道,有點像在喝水,不過還是會脹會醉的。沒有甚麼夜間活動,該回去睡覺,第二天還要忙著趕路。前往常州。過幾天還會再過來上海。

我常跟我的朋友形容,上海到南京的地理位置概念,有點像台北到高雄的距離,大概三百公里,常州位於兩個城市的中間,就像台中的位置。雖然此行都有公務轎車可以搭乘,也比較少機會單獨行動。第二天要離開上海,光是開車要上高速公路大概就開了半個小時,還沒有離開上海,一路上了高速公路,向西前進,終於看到偌大的收費站,像個保齡球場的球道,所有要離開的上海的車輛大排長龍,要通過可能要花很長的時間。經過崑山、蘇州市、無錫,中午前,我們就已經抵達常州市的郊區廠區,下了高速公路,大致上分配了房間,還有環境介紹,保母阿姨幫我們整理了房間,和李總等人吃中飯,下午就忙著開會。隔天還要再進上海市接另一組技術人員。

踏上大上海給我的第一個印象,雖然繁榮,表面上看似一座大城市,但畢竟許多公共設施還在建設中,整座城市就像一個大工地,很多舊城區都還在拆除;街道已經車水馬龍,塞車情況一樣,和其他城市相同,喇叭聲此起彼落,不太像進步中的一級國際大城市,人民的素質是還需要提升的;後來的幾年,再前往上海,當然就脫胎換骨像一座先進的城市了,以後我還會介紹幾篇我去上海的文章,這是我第一次踏上上海這座城市,所以時間點特別記錄下來。在此之前的四年期間,雖已經進出大陸很多次,每次的感覺都不一樣。當然,我覺得上海是一座非常棒的城市,是它帶給你無限的想像;位於長江三角洲(簡稱長三角),這個地理位置,向東面海,北有有長江、西往內陸,南臨江南米倉(魚米之鄉),是長江流域的終點,多麼棒的地理位置;上個世紀的現代戰史中,八年抗戰和三月亡華的故事起點就在這裡,我在上海,因為地理和歷史,我在,真有意思。

廿四日中午午餐過後天氣還不錯便驅車出發,一路上雖然討論事情交談,還是不經意的左顧右盼,看看車窗外的風景,到處都在建設,拆房子蓋房子;中途停了休息站,廁所內部真是沒甚麼進步,還是髒亂味道很重;到了上海虹橋機場接另一組技術人員,這個機場比較小,是早期的機場,不敷使用所以又蓋了浦東機場。接了技術人員,還是先宴請了這些遠道過來的朋友,第一次來上海,有點搞不清處東西南北,行車時間大概不到十分鐘,就在虹橋機場附近的小飯館。吃飯喝酒的內容當然還是討論案子進行方式和後面的行程;當晚夜宿三溫暖,簡單又方便。

日前往昆山的一個廠房車間,了解一下目前的技術水平,並且作了交流討論,和大陸的朋友交談,耳力還是張開一點,雖然是說中文有時候幾哩瓜拉聽不太懂他們再說甚麼,但意思還是了解的。這次從上海進來內地,不知何年何月回台灣,屬性是工作,當然遊玩的成分就少了很多,所以記述的內容大概都是工作上的事情。也因為這樣,讓我在這段時間重新思考了很多事業發展的想法和規劃,對於我日後在進行事業重整上起了很大的助益。



2019年6月28日 星期五

寫在旅遊札記之前

我對於「旅遊」的廣泛定義認為:或許,人生就是一趟旅程,有一個時間的終點,這段旅程可能來自前世今生,並藉著這樣的過程自我修練。每次新生輪迴的哇哇墜地之後,我們就展開這趟旅途的冒險,人生的悲歡離合喜怒哀樂,每一天都是一趟不知道會發生甚麼事情的一段旅途。Jason C.


回憶現實,小時候,最開心的就是遠足和旅行,出發前一天晚上總會興奮地睡不著,偶爾會起來再看一下要帶的物品,乖乖、糖果、水壺、青箭口香糖,然後才漸漸入睡。到了長大一點,中學、大學時期,自己也已經會規畫一些健行、露營、騎腳踏車環島等等行程,走的地方也變多了。畢業後,進入工作職場,因為是職業軍人的緣故,所以去的地方更多,大概台灣本島、外島、離島都有機會踏上,這種經驗實屬難得,也是當軍人歲月裡比較有趣的地方。退伍後創業,跑的地方就更多了,也因此自己訂下了一個目標,展開「商務旅遊」的方式,一方面開發與生意上有關的業務,一方面藉由到達不同的城市,領略每個城市的風土人情,結合知性和感性,這樣的旅遊,大概是這十幾年來我的旅遊模式,應該比較少單獨為了去一個地方度假而獨自安排;比較例外的就是隨著社團的自強活動,這種遊覽車的國民旅遊,在台灣社團是非常盛行,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讓我見識到一些不一樣的旅遊模式,雖然有些時候去的地點不是這麼討喜,跟團出國旅遊也是依些社團旅遊經驗。當然,我也有隨興的時候,說走就走,穿條短褲就開車上阿里山的經驗也是有的;說走就走,到墾丁吃個麥當勞就回家的經驗也是有的;說走就走,揹起背包、帶著護照、台胞證就出國的經驗也是有的。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透過網路的實際導覽,我們已經可以發覺世界上不同的城市,各式各樣的資訊。旅遊所帶來的獲益是非常得多的,出發前、或是旅遊中、還是賦歸後,都能夠帶給自己許許多多的不同感受;很多行程回想起來的時候,可能會在腦海裡徘迴,探討當時如果不要走這條街道,而轉進去另一條街道會看到甚麼??人類文明為什麼可以在這個城市發展上千年??似這樣的問題;也曾認為如果下一次再度造訪那個地方,就會想要去看看;或是,可能去過的地方,再度造訪之後,會想去看看那個我曾經跟他買過東西、交談過的老闆還在不在??他好不好??類似這樣種種的有趣畫面。還有就是當地吃的喝的用的,各式各樣的新鮮的在地生活方式,都是我比較喜歡接觸的方法。走到每個地方,用自己的身心靈體會,這才是旅遊的真正目的。

拍照和攝影當然是旅遊過程中免不了的紀錄,藉由這樣的記述過程,讓我可以把當下的那一刻感受,實實在在地記錄下來;那怕只是一瓶礦泉水為何在冰天雪地裡結冰,這麼呆的問題我也會給個拍照,紀錄一下當時的景象;就像很多人會拍一下上浦東橋機場進入市區的懸浮列車,時速到達四百多公里時的數字相同的意思。或許,我也沒有甚麼好的專業的單眼相機,不過拜科技之賜,現在很好了,都有智慧型手機上的相機功能,走到哪拍到哪兒隨處拍隨意紀錄。拍攝的技巧倒是還有進步的空間,怎麼抓取一個風景或是食物的特點??怎麼取角度??怎麼自拍??和別人站的位置如何到位??這些都還在加強學習中。

我想,寫「旅遊札記」不是在寫甚麼特別的研究報告或是文章,所以在記述內容上面就是「想到甚麼寫甚」,當然,一定會有一個主題,也不是亂寫;如果您閱讀我的札記時,有時候會有跳來跳去的感覺,可能就多看幾遍就知道我在講甚麼了!

出發旅遊,只要踏出第一步,就像我認為:「凡事想要做的事情只要想清楚了,下定決心就趕快去做就對了,一樣的道理」;人生苦短,想要做的事情很多,時間是減法,用一天少一天,過一年少一年,短短三萬個日子,一晃眼就過了。世界之大,一生不盡然能完全走過,每個城市和地方,每個人去過的感覺也都不同,春夏秋冬四季造訪的景物和感覺也一定不同。旅遊可以讓我們學習很多事物,開拓我們的視野,看事情的角度,對於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實在有太多的好處。

寫在旅遊札記之前,了解自己旅遊的目的、動機、型態、方式、規劃等等,
唯一的原因就希望自己:莫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