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8日 星期四

我在~北京(一)

《One Night in 北京!》這是歌手陳昇的歌,非常有名也很好聽。「我哪也邸北京」。還沒有到過北京之前,總以為,中國大陸的人民,每個人應該都到過北京城,經過幾年的交流發現,他們很多人這一生中也可能一輩子都沒到過;還好這幾年,因為高鐵的帶動,有可能比較有機會了。「北京」這個名字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的觀念,那個是天子之都,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王公貴族住的地方,有句俚語:「到了北京才知道自己的官小」,雖然聽起來好笑也有點難以想像,但事實上就是如此。

2013年八月中,跟團來一趟北京之旅,為了搭乘從桃園機場的早班飛機,前一晚得先搭夜間客運,從高雄出發北上經轉中壢休息站,來到桃園國際機場航廈。真是折騰。這種深夜搭車的經驗,雖然讀書的時候常常經歷,但就是不好睡,就是折騰。到了機場大廳劃位後,進了候機室休息一下,到處看看走走,免稅商店有沒有甚麼新鮮玩意兒。等待起飛的時間,可以划划手機、照照相。準備登機囉。

下午一點多降落北京首都機場,從空中俯瞰北京市,真是壯觀。又是一個古老的中國城市,建城三千多年,歷史上的朝代在此建都的也好幾個,當然最有名的莫過於「元、明、清」,民國初年時期的北洋政府也在此,當然現在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整個北京城的規劃和城區發展一直再擴大,常聽說的甚麼「內三環、外三環」,來到這裡就知道。我們的接待的人員已經在入境大廳等候,拿了行李後上車,便驅車往市中心方向,中途先到了「北京798藝術區」讓我們自由參觀一下,這裡原本是一個北京國營工業的老廠區,有點像我們的華山和松菸文創園區。園區是真的蠻大的,要逛可能逛不完,像我們這樣的遊客很多,年輕人也很多,中國大陸就是人多。逛幾個景點,就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一下,看看人來人往,也是一種享受,摸不清東西南北,到時候只能順著走過來的那條路再往回走;先查看一下指引導覽圖,這是我的習慣,然後看看有甚麼特色的地方,所以就看到了台灣之光~燒仙草,不過我是沒有買的啦,因為常常來大陸的都知道,這裡怎麼可能有道地的台灣的小吃,或許有,但會常常踩到地雷,所以謹慎為上。


 
既然來到文創園區,當然就要看一看人家的文創在搞甚麼,我想大概是因為商業化的緣故,要找到老北京可能有點困難,多半是ㄧ些文化創意的商品,吃的也是,都走在流行的上面,這些應該比較受年輕人喜愛吧,不過,文創商品要慢慢看慢慢地了解,才會知道創作者他要表達的含意是甚麼,然後藉由商品的材料、特色展現出他的意象。時候也不早了,該要上車往市中心繼續前進,晚上因為接待單位有晚宴,所以也不能遲到。遊覽車進入市中心,一樣是遇到塞車的,比較特別的是還有電車跟在我們旁邊,下班時間車滿為患,難怪剛才導遊跟開車的師傅(司機大哥)在吵架(北方人說話比較大聲那種),她叫他走這一條街道,他偏不要走,繞著繞著我們就來到了北京車站,古色古香,真有點民國初年的味道,這個建築我喜歡,看看時間應該是還好,原來剛才導遊要師傅走這邊是要跟我們介紹一下這裡。北京車站據說是全亞洲負荷量最大的車站,全國的鐵路匯集到這裡,重要的交通中心,感覺還不錯。

對於北京的第一個印象,比較屬於心理層面的,畢竟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帝王之都,只要是在這裡改朝換代的,那就是皇帝的象徵。我對於北京總是抱持著一種遙望,和對於歷史的價值探索,這些是我比較好奇的,例如紫禁城、八國聯軍、英法聯軍、頤和園、圓明園、長城、盧溝橋等等這些歷史上所流傳的故事,至於現代化建設的北京城,已經覆蓋了許多政治上的語言,例如中南海、六四天安門、鳥巢、央視,可能就不太像是後來我所想像的北京城;不過一個城市令人著迷的地方,不也就是因為新舊夾雜下所出現的文化底蘊,我很高興這次來到北京城,雖是接待行程,但我也看到了不同的北京」。

交通建設一直是評量城市進步的指標之一,我可以看到大都會的交通可以混亂到這樣的程
度,但也佩服中國人亂中有序的智商和態度;從城市的中心點向外放射的交通網路,一圈又一圈的圍繞城市的核心,地上建物和地下鐵道的交錯與管理,看得出這一代中國人的智慧和用心,融合科技與工程技術的完美結合,讓城市每日的交通繁榮而不失去控制。一個有地鐵的城市是進步的,相對的人民的生活品質也反映在社會的素質上,有些文化所展現的高度,是一代代北京人所要表現的泱泱風範,我們從南方來,不太懂北方,但是吸收同樣的中華文化內涵,我大概知道北京人所要表達的。隨處可見的古代建築,「城樓高牆護城河,飛簷紅柱綠高樹」;北京的故事是現在進行式,訴說著中國人所度過的苦難與站起來的雄風,這樣明顯的對比,是民族與國族展現出大國的氣度,包容著過去、現在和未來。


待續>我在~北京(二)

2019年7月2日 星期二

火車. 好樣兒的

2008年年中來到南京之後,也跨入了09年,這期間雖然有一兩次返台,在南京也住了一段時間,漸漸熟悉這裡的生活步調和方式;在南京市區的區間內移動,除了走路,也搞了一台腳踏車,其餘大多都是搭乘地鐵,沿著秦淮河旁的建邺路,從朝天宮西街走到張府園地鐵站也有一段距離,有時候也會搭乘公交車或計程車,來往於每個需要前往的地點,其實是很方便的,價格也都非常合理便宜。南京市區地鐵先搞清楚德基廣場和新街口的相關位置應該就能知道東西南北,但如果要下地下街,就要多去幾遍,不然會迷路。住在朝天宮西街這幾個月,也認識一些附近商家的老闆和老闆娘,房東和房東太太知道我是台灣來的,所以也特別禮遇,派出所員警大概每個月會固定來訪一次,問我有沒有甚麼問題(別鬧了,我能有甚麼問題)。由於地鐵也是才剛開通沒多久,所以搭乘地鐵的同胞,不是那麼守秩序,可能還要一段時間的公民訓練吧!雖然我已經逐漸習慣他們的插隊方式。


在中國大陸經商要去外地跑業務,難得一次的搭火車經驗,不是高鐵也不是動車,是睡鋪-硬臥。眾所周知,火車在中國大陸是非常重要的交通工具,運載量也是全球之冠,你只要看「春運」的電視新聞就知道了,是同時間幾億人口在移動;常常我們都會在城市與城市之間移動,尤其是遠距離拜訪廠商或是客戶,如果沒有轎車,那還非得搭火車,現在看來孫中山先生的遠見,鐵路的實業計畫,在現代付諸實現,有了高鐵之後,那更是方便嘞。為了要從南京前往金華市,在出發前就好好針對鐵道運輸的路線研究了一番,並且上網查詢,如何購票,拿台胞證畢竟不是中國的身分證,所以還是要了解一下;規劃上面,當然就選擇了搭乘火車,由於時刻分配的緣故,所以選擇了一次夜間搭乘臥鋪的旅程,大概行車時間是十三到十四個小時,我們預計上午八點會抵達目的地,所以傍晚就進了南京火車站,先採辦一些糧食(米飯滿到便當盒外面的六塊錢便當)、小菜和有酒精的飲料,準備車上享用,很高興南京火車站也有賣雞腿漢堡,而且一個才兩塊錢人民幣,所以夥伴買了一個,當下打開來看真是笑到噴飯(有圖為證),不過真是天才的銷售,讓你好吃又好笑。其實,我們有規勸他說:「不要買,因為我們在大陸踩過很多『地雷』,便宜真的沒好貨」,打開之後真的很讓人驚豔,因為銷售的服務員還烙了一句話說:「買了就不能退了」,我心想這就肯定有鬼了。果不其然。

帶著一路的笑聲,我們走上剪票口進了月台,大陸城市的每個火車站都很大,站台與站台之間距離長,所以搭乘火車務必要提早到達車站進入月台,千萬別跟在台灣搭火車一樣,姍姍來遲,火車可不等人,別上了車還沒位子,或是被搶走了,那只能自認倒楣,會搭這種火車的同胞,不會跟你客氣的。上了車,找到了我們的臥鋪我們的床,三層上下舖一間六個床位,我們的位子在中舖和下鋪。這時,來了一個穿裙子的妹子,東張西望的看了看我們的床位號碼,之後盡顧自己的左腳加上右腳爬上了上鋪,我和夥伴你看我看你真的看傻了眼,算了,準備開喝吧。列車長此時,也一一查票核對身分,當然還有保安走來走去的巡察,夜間火車是不可以任意走動到別的車廂,車廂之間的門也都會上鎖,有人員進出管制。這個時間剛好是用餐時間,走道旁有桌子可以使用,雖然窗外夜色已經漸漸昏暗,但是這個搭火車的經驗真是令人難忘。就這樣我們喝著聊著,時間也到了熄燈的時候,列車長也開始趕人上床睡覺,我們也是酒足飯飽,該睡覺了,在睡夢中等待黎明的到來,當然,你要問那個妹子嗎?他上去上鋪後就沒有再下來過了,甚麼時候下車的我也不知道。別想太多。


2019年7月1日 星期一

安徽.安徽(一)

別忘了自己到過甚麼地方,別問自己為何離開,
別問自己甚麼時候回到原點,往前走,你不一定會回頭,
但,
你一定永遠記得住,出發的那一刻 2003.中秋前 Jason C.

帶著一種念想的催促和秋意的涼爽,南臺灣的高雄和中國南方的香港似乎還感受不到這股秋意;像是趕鴨子般的一大早啟程到小港機場出發過境香港轉機後再飛南京,到了蚌埠已經是接近傍晚時分,這是目前最快的方式了;飛機抵達南京後,大概就有感覺,秋天的氣息,空氣都是涼的,但還不算是寒冷;降落南京機場映入眼簾的就是偌大的五星旗在眼前,現在看到這面旗子,大概已經都適應了,比較沒有甚麼特殊的反感,遠望過去跑到停機坪還看的到一架雙翼機,很難得,第一次進香港機場,第一次到南京,甚麼事物都特別新鮮,後來在2008年住在南京半年的時間,真實感受天氣的變化。南京市六朝古都,再加上國民政府所在地,也是目前南京軍區的所在地,中國人對於南京也有著特別的一份情感和感懷。以後在南京的故事還會在介紹。我們就先離開南京,前往我們的目的地~蚌埠


南京祿口機場距離南京市區還有好幾十公里,高速公路也要開一段時間,進了南京市,一個偌大的城牆(這才是城牆好咩)讓我的眼睛駐足好久;離開南京市,過了長江大橋,往西北方向走,上高速公路,公路上寥寥可數的車輛,沒多久就進入安徽省了;四周的景觀非常開闊,開車的弟弟,還可以不時邊開車邊看地圖,完全不用看路(真是太佩服了);過了滁州市,下休息站休息一下,廁所是沒有門的,味道也不是很好;繼續保持方向前行,過了明光,準備下高速公路,還可以跟收費站的收費員加了熱水(這服務真好),進入眼簾兩旁的磚房,路面崎嶇不平,這裡挖洞,那邊曬農作物,塵土飛楊,農耕車和耕作機具的商家很多,摩托車快速飛馳,喇叭聲不斷,我想這是農村沒錯了,和南京市比較,的確城鄉差距非常大。車子繼續向前走,公路兩旁筆直的路樹,行進的車輛向前看不到路的盡頭,小麵包車擠著五個大人和行李,顛頗的路配合著差勁的避震器,一路三、四個小時,終於到達目的地。計算一下時間,從早上起床到這裡,已經花了快十幾個小時。折騰。

路途中,遠望著黃淮平原,這裡是皖北,曾經是徐蚌會戰的戰場,想像著令人膽寒的人海戰術(今天不是來戰場巡禮的,但就是莫名地浮現)。安徽省蚌埠,中國北方典型的農村,這裡的生活方式,如果觀察的沒錯,大概幾百年來的生活都是如此吧!相較之下,台灣的農村,稱不上是農村了,第一次來到這麼鄉下的地方,雖然都還能適應,但真的很驚訝,原來這才是純樸的農村。將在這裡住幾天,過過農村生活。天漸漸昏暗,好像沒甚麼路燈。

農村吃的早,親朋好友陸陸續續都到了,寒暄一番,嗑嗑瓜子,晚餐,燈也亮了,不過也太亮了吧!(其實真的很暗,好像電力不足),老嬸已經做好滿桌的菜了,自己養的豬、養的雞、生的蛋、施的肥種的菜、豆子、穀子、玉米,一頓豐盛的晚餐已經上桌;先吃菜喝酒,白酒一杯杯乾,一輪又一輪,酒過三巡之後還是換上啤酒,最後才上饅頭和白飯,又換了一桌不一樣的菜色,剛剛的菜是下酒的,現在的是吃飯,我的老天鵝啊,哪裡還吃的下飯??走到外面上個廁所,驚!怎麼這麼黑,完全是伸手不見五指,還好,有人叫住我,叫我拿手電筒,原來,外面是沒有路燈的,加上都是泥巴地和樹林,所以也要格外小心,就隨便找個地方施肥囉。經過這一次的經驗,後來的幾天吃飯,我也大概曉得,因為農村都是體力活,大家吃飯的量都很大,不像我們是城市來的人,胃小食量小,而且少量多餐,後來的幾天,我就節制很多。以後到大陸的各個地方,吃飯就學著看會對象了。吃在中國是很大學問的,北方和南方飲食文化不同,辣的鹹的酸的,口味種類差異很大,這部分我還在適應當中。

這個地方是一個典型的農村社會,整個村都同一個姓氏,就大家名字不同,中國的農村很多都是這樣;我四處走走看看,農田和種植的作物,各式各樣都有,幾乎可以自給自足,不需要到鎮上採購,也沒有甚麼夜間活動,電視收訊也不好,晚上的燈火微光,看的眼睛都快散光了,就是坐在庭院裡聊天,院子就這麼點大,大家排排坐,能聊啥??也就是好奇台灣的一些事情吧!我倒也對這裏的一些事情感覺新鮮,說話的口音、用詞和用語。過兩天後我們就繼續出發往徐州前行。


剛收割完稻草都還堆放在門口,目前已經是農閒季節,所以利用這段時間走一趟老家,也不會干擾大家的作息和工作;門口的給水手壓泵浦有點歷史了,大家喝水用水、刷牙洗臉、洗菜洗澡都用這口井水,全家人都是。農村生活初體驗,給了我不同的感受,往後的日子還會再度造訪。待續~